1999年,以大屯煤电(集团)公司为主发起人设立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上海能源”或“公司”);2001年8月上海能源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,股票代码为600508。2006年5月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为中煤股份公司控股子公司。公司注册地在上海浦东自贸区,生产经营活动主要集中在江苏沛县和新疆呼图壁县境内。
煤炭主要品种为1/3焦煤、气煤、肥煤和不粘煤,是优质炼焦煤和动力煤。生产及在建煤矿5座,江苏本部有3对煤炭生产矿井,年核定生产能力729万吨;新疆分别有1对生产矿井,年核定生产能力为180万吨/年;1对基建矿井,年设计生产能力为240万吨/年。公司本部有1个选煤中心3座选煤厂,洗选能力900万吨/年,江苏本部原煤全部入洗,煤炭产品六级精煤获得国家质量奖“银质奖章”。电力板块拥有“发供电、售配电、供暖供热、电力运维”全产业链,发电总装机容量为1130兆瓦,其中火电总装机容量820MW,新能源装机310MW;2×350兆瓦热电联产网上机组为沛县地区唯一供汽供热源;存量配电网覆盖江苏沛县北部和山东微山县部分地区。铝加工板块拥有1座加工能力为10万吨/年的板带厂,主要生产热轧卷、冷轧装饰板等产品。公司拥有自营铁路线181.9公里,运输能力为1300万吨/年。另拥有拓特机械制造厂、中煤职业技术学院等多个生产和生活服务单位。
公司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状、全国安全先进单位、全国产值利税最佳企业、全国煤炭工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优秀企业、全国煤矿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、中央企业党建带团建先进单位、上海市优秀守合同重信用企业、中国中煤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、全国煤炭工业科技创新先进企业、安保型企业、特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、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先进单位、专利管理先进单位等数百个荣誉称号。
公司按照“打造江淮转型升级示范区、争做集团公司转型发展标杆和领头雁”的定位,坚持以“四个革命、一个合作”能源安全新战略为引领,贯彻落实“存量提效、增量转型”发展思路,聚力推进“两个联营”建设,加快构建“两个对冲”机制,坚定“12345”发展战略不动摇,即瞄准“一个目标”,立足“两个联营”,建设“三大基地”,坚持“四化原则”,强化“五个统筹”,奋力推动公司高质量转型发展迈上新台阶。“十五五”末,力争新增煤炭资源储备16亿吨以上,煤炭产能达到2344万吨/年,大屯自供区电网电力负荷达到50万千瓦,新能源装机达到470万千瓦,新能源发电量达到57.3亿度,公司资产规模迈上600亿元台阶,年营业收入165亿元,利润20亿元。
一个目标。瞄准再造一个新大屯目标,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外部基地开拓,争取区域发展机会,打造“安全高效、多能互补、绿色低碳、科技领先、治理现代、基业长青”的新大屯。 两个联营。立足煤炭+煤电、煤电+新能源“两个联营”,加快构建“两个对冲”机制,以“做强煤业、做优电力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综合能源服务业、做精能源综合服务业,积极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”为方向,延伸煤、电产业链,实现强链延链补链,构建多元协同的转型发展新业态、新模式。 三大基地。实施“江苏转型示范、甘陕战略储备加快开发、新疆战略储备有序开发”的区域总体战略布局,打造具有大屯特色的“江苏、甘陕、新疆”三大基地协调发展新格局。 ——江苏本部基地:定位为大屯公司转型发展战略支撑区和先行示范区。进一步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,加快“两个联营”项目建设,煤矿实现“零碳”或“负碳”开采、产能稳定在600万吨/年左右,积极争取2×100万千瓦煤电调峰项目,建成国家百万千瓦级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清洁能源大基地,立足江苏区域再建造1~2个“源网荷储”一体化示范基地,积极探索推进煤基新材料、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、深地空间开发、新型储能等战略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建设。 ——甘陕基地:定位为大屯公司转型发展战略储备区和加快开发区。重点在甘陕地区建立“两个联营”示范基地,以推进“唐家河、南川河和李家河”煤矿项目建设为基础,开展宁西一号、二号煤矿前期工作,全力获取甘陕区域优质煤炭项目,以外送为主原则建设煤电机组,按照火电机组、新能源、其他产业延伸的筹建顺序,力争“十五五”末,新增煤炭储备16亿吨,新增煤炭总产能2500万吨/年,储备2×100万千瓦煤电项目,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50万千瓦以上,初步建成甘陕地区“两个联营”基地,稳步实现江苏基地的战略接力。 ——新疆基地:定位为大屯公司转型发展战略储备区和有序开发区。力争“十五五”末,苇子沟煤矿产能核增至600万吨/年,106煤矿产能核增至240万吨/年,新疆基地生产矿井产能规模达840万吨/年。坚持一体化经营模式,以“两个联营”为主要形式,延伸煤炭产业链,全力获取煤电、新能源等资源,通过市场化方式并购2×35万千瓦煤电机组,新增储备2×100万千瓦煤电项目,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200万千瓦以上,探索园区煤炭深加工,将新疆基地打造成为综合能源基地。 四化原则。坚持“区域化、规模化、一体化、效益化”原则,区域化是聚焦重点区域,建立产业基地或园区,实现集约化生产,避免分散投资;规模化是寻找的项目资源具有一定的规模,有较大的投资价值;一体化是坚持煤炭、煤电、新能源一体化经营思路,延链补链强链,提升抗风险能力;效益化是满足集团公司项目投资收益率要求,新建的项目必须有利润,不能成为新的出血点和新的包袱。推动发展要素整合,集聚发展优势资源,集中力量办成事、办大事。 五个统筹。强化“安全稳定、存量提效、增量转型、改革创新、党建引领”工作统筹,着力固根基、扬优势、补短板、强弱项,增强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战略支撑。